老有所为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老年风采 > 老有所为 > 正文
81岁高龄退休教师陈永先出版诗集《青春如歌》献礼党的二十大

近期,在我校离退休教职工中一直热议着关于“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话题,起因是原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81岁高龄的陈永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其诗集《青春如歌》,很有意义,受到广泛欢迎和热议。

人们不禁要问,在陈老退休放下教鞭后为何依然壮心不已、笔耕不辍呢?据他讲,一是感恩党的培养,二是源于组织鼓励,三是重操专业兴趣。了解陈永先老师的人都知道,他1941年出生于抗日战争的苦难岁月,从小受苦受难,1949年后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得以茁壮成长,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农村穷孩子能有机会上大学。1966年,他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在填报分配志愿时,他毅然写了“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10个滚烫的字。在上世纪60年代,大三线是很艰苦的,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申请支援“大三线”,决然毅然地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军工事业。之后,在其调回原扬州工业专科学校后,因工作需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退休后,回眸奔腾岁月,寻觅百味人生。在一次庆祝老同志的生日宴会上,他激情吟诵小诗一首,“光阴荏苒岁月新,壮志未酬七十春,倘有来生再少年,定将辉煌铸精灵。”受到离退休党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大加赞扬,并在江阳路北校区老同志简报上登出,对他鼓励很大。自此,陈老闲居非所愿,甘心赴国忧,老骥壮心,奋蹄前行,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抒发壮志豪情、掀起奋进波澜、表现家国情怀、反映人情冷暖,充满正能量的诗歌。陈老创作的诗集被定名为《青春如歌》,顺利通过《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审核并公开发行。在昔日同事设宴招待他的宴会上,他说了如下感言:“诸位盛情,说点感想。新书出版,天降吉祥。老树着花,枯泉腾浪。老了写诗玩玩,无意搞出名堂。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不断努力,天道酬勤,或多或少,会有奖赏。”

《青春如歌》这本书会勾起广大老同志对过往无私奉献的艰难岁月的回忆,易引发同频共振。会激励年轻一代接力老一辈拼搏奉献助力祖国繁荣富强,卓厉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负韶华,贡献力量,续写篇章。

为让大家分享老有所为的成果,陈老将他创作的《岁月如歌》这本书无偿捐赠给了一些单位和个人,如:北京图书馆,南京、南通、扬州、如皋图书馆和文化馆,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如皋师专、如皋中学、石庄中学等院校图书馆。他还通过亲朋好友,捐赠出数百余册,让精神文明的花朵绽放祖国的河山,传播范围拓展到重庆、南京、北京、上海、长沙、杭州、成都、桂林、珠海、深圳及江苏各地市、老家的乡邻亲友等。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他放歌百年,祝福大会顺畅,事业兴旺,再创辉煌!并以此书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聊表其寸草之心。


地址: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 邮编:225000 管理员电话:0514-87991568 信箱:Litui@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离退休处(党委)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